IB必修的“灵魂课程”放题,听原沪上最牛IB学校的老师怎么说
看点最近,IBO官方发布了公布了2025年TOK考试题目。TOK,全称Theory of Knowledge,是每位IB学子必修的“灵魂课程”。外滩君特意邀请到老朋友 — 原上海中学国际部英语组长Mark Seeley博士,为各位IB学子带来一手独家解读。
文丨Mark Seeley 编丨Watson
2025年5月TOK论文题目
问题:历史学家和人类科学家是否有道德义务遵循“不要忽视相互矛盾的证据”这一指示?请结合历史学和人类科学进行讨论。
Do historians and human scientists have an ethical obligation to follow the directive: “do not ignore contradictory evidence”?Discuss with reference to history and the human sciences.
以下为Mark老师的解读 ↓
展开全文
一段时间以来,马克·扎克伯格的公司Facebook秉持“快速行动,打破常规”的座右铭。虽然这并不是Facebook取得巨大财务成功的唯一原因,但这一座右铭也被谷歌、亚马逊和SpaceX等科技巨头采用。如果这些公司的成功部分归因于敢于无视后果并勇往直前,那么历史学或人类科学领域又为何必须不同?
所谓的“道德义务”往往成为进步的障碍,特别是对那些会考虑其行为道德性或伦理性的人而言。讽刺的是,人文学科或社会的自由进步常常涉及“打破几个鸡蛋”('Break a Few Eggs'),即牺牲透明度、准确性和诚实等一些被珍视的价值。
学者们(至少是诚实的学者)往往会呈现所有的证据,甚至包括那些与其论点相矛盾的证据,而这些证据却经常被对立方利用,挑选支持其立场的数据。任何学科中,论点支持者的最终目标都是不惜一切代价赢得辩论。
如果某种“指示”,譬如“伦理”这样模糊和主观的概念会成为阻碍,那么或许重新定义该术语会更有利,使其成为支持论点的工具而非阻碍。
让-保罗·萨特在他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写道:“我们永远不会选择邪恶,我们总是选择善。”他在这个悖论中指出,只要某个决定能够帮助我们实现目标,我们就会将其合理化为正确的选择。
如果政治家和CEO可以这样做,为什么历史学家和人类科学家不能在历史学和人类科学领域采用相同的方法呢?
让-保罗·萨特
01
为你的论点定义关键术语
在回答“历史学家和人类科学家是否有道德义务遵循‘不要忽视相互矛盾的证据’这一指示?”这个问题时,第一步是定义关键术语。
在这种情况下,“道德义务”指的是什么?它仅仅是指遵循道德准则,还是意味着确保知识的完整性?“相互矛盾的证据”是否意味着使某理论无效的证据,还是指可以与主要论点共存的证据?
用和你的论点一致的方式定义这些术语,将有助于塑造你的回答,并表明你不仅仅接受这些术语的表面含义,而是积极与其互动。
02
将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带入具体例子
一种方法是比较不同领域如何处理相互矛盾的证据。例如,Facebook的“快速行动,打破常规”座右铭。在科技和经济(人类科学)领域,像Facebook、谷歌和亚马逊这样的公司经常优先考虑创新和利润,而不是透明度,为了进步无视潜在的危害。这种激进的做法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历史学家或人类科学家必须不同?他们是否有特殊的责任,更严格地遵循道德准则,而不像那些以利润为导向的领域?
学生可以用历史学中的修正主义历史学家重新诠释历史事件为例,或者在心理学中相互矛盾的研究共存的情况,来论证是否应该严格遵守道德义务。
03
借用哲学思想增强你的观点
引用让-保罗·萨特等公认思想家的观点可以增强你的论点,并展示你的分析深度。
萨特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提出的观点——“我们总是选择善”,可以被解读为:任何行动,只要它能够带来期望的结果,都会被合理化。这一哲学思想可以大胆地应用于历史学家和人类科学家:如果政治家和CEO可以为他们的目标扭曲真相,为什么学者不能根据自己的目标重新定义他们的道德义务?引用这些哲学思想表明了批判性思维的深度,并将你的论点与更广泛的伦理理论联系起来。
04
要有挑战性思维
一篇优秀的TOK(知识理论)论文会挑战传统思维,并敢于探索非常规的想法。与其简单地接受历史学家和人类科学家应始终遵循道德准则并不忽视相互矛盾的证据,学生可以考虑更有挑战甚至是挑衅性的观点。
例如,可以提出“伦理”并非固定不变,而是流动的,并且学者就像商业领袖一样,可以根据自己的目标重新定义他们的道德义务。这个观点质疑了道德指示是否真正普遍,还是仅仅是可以根据情况调整的工具。通过提出这种非常规的观点,学生可以写出一篇引人深思的论文,使其区别于更传统的回答。处理复杂、富有争议的想法,将有助于形成一个批判性且令人难忘的论点。
05
“程度”是个问题
在知识理论中,问题很少是简单的“是”或“否”的问题——它往往是一个程度的问题。一篇强有力的TOK论文将探索论点的多个方面,做出让步并承认问题的复杂性。
例如,尽管你可以主张伦理是流动的,并且可以适应特定的目标,但同样重要的是考虑相反的论点:如果我们完全无视道德标准,这是否会削弱我们所生产的知识的可信度?在回答中权衡道德准则的重要性与追求进步的必要性,将展示出对问题的深刻理解。
一篇能够接受这种复杂性而不是强行给出二元答案的论文,将脱颖而出,更好地与TOK所需的批判性思维接轨。
* 篇幅所限,本篇文章仅讨论其中一道题目,其他题目解读请关注后续更新
如您觉得有帮助,希望右下角点下「在看」,超过50人,本周更新下一篇
Mark老师亲授
「IB英文A备考班」
本周开课,抢报中🚀
由Mark Seleley老师
亲自授课+1V1批改✍️
「欧阳老师」
声明:本文含购买链接,根据相关法规,需标为广告
评论